一、時代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的機制,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020年,國務院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快教育大數據建設與開放共享”。
當前,以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與教育深度融合,海量教育數據的生成、匯聚、融合,一方面為高等教育提供了精準、有效和可靠的數據支持,助力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向智能化、精細化、可視化方向轉變,對推進“雙一流”建設、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現代化建設發揮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構建多維度的科學評價體系,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評價精準性、科學性、客觀性,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然而,作為大數據技術、平臺和人才集聚高地的高等院校,在當前教育大數據使用方面存在短板與問題,尚未發揮教育大數據在推動高??茖W管理方面的應有作用。
二、建設目標
陜西優百依托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新興技術,與陜西省教育廳簽訂了《陜西省研究生教育與學科建設大數據平臺項目》,在教育大數據領域的探索,實現全省研究生教育與學科建設的發展現狀,提高日常工作效率、減少人員成本,實現學科動態監測,電子化歷史數據檔案,提供決策信息咨詢服務:
一是掌握發展現狀:全面、準確、及時掌握全省研究生學位授予單位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的整體情況,以及學位授予單位、單個學科的國內外排名和學科的發展水平。
二是提高工作效率:平臺所采集的數據將作為全省研究生教育、學位管理、學科建設的重要數據來源,今后涉及到的有關數據,將直接從系統提取,不再需要各單位另行報送。同時,提供日常業務處理功能模塊。
三是監測學科動態:對全省高校學科點建設過程進行常態化跟蹤監測,掌握學科關鍵信息,研究學科發展規律,預判學科發展潛在風險,加強質量監測與調控。
四是積累歷史數據:將全省相關材料以電子化方式存于系統,為全省學科發展和研究生教育積累大量的歷史數據,方便日后查詢、分析。
五是提供決策支持:借助數據挖掘技術,對高校的縱向歷史數據、橫向對標數據、國際對比數據等進行深入分析,為省級職能部門和高校提供決策支持與資訊服務。
核心功能
研究生教育與學科建設大數據平臺主要服務于研究生教育與學科建設質量監測與分析,滿足日常辦公需要。主要功能包括:信息采集、學科監測、業務處理、數據歸集、大數據分析、系統管理等。
1、信息采集
對于通過互聯網可以獲取的公共數據,提供專門的信息采集平臺,通過數據挖掘技術,從公開互聯網上挖取數據,并整理成結構化數據入庫,并提供數據接口。
對于企業高校私有的數據,協助完成數據采集任務。提供單條數據錄入、批量導入功能,實現增、刪、改、查等基本功能。
2、學科監測
主要包括:學術型學位授權點、專業型學位授權點、國家一流學科名單、省級一流學科名單、國家重點學科(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省級重點學科(優勢特色學科、哲學特色學科)、教育部學科評估、ESI學科排名等。
3、業務處理
主要包括:碩士論文抽檢、優秀博士論文評審、學士專業申報、學士單位申報、院士工作室申報、示范工作站申報、綜合改革項目申報、學位點動態增列調整、專業學位案例等內容流程處理。
4、數據歸集
主要包括:全國高?;編?、全國學科建設、高校排名數據、全國師資隊伍、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全國學科評估結果數據、國家重點學科建設名單、中國工程院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博士特需項目名單、碩士特需單位名單、全省普通本科專業授權庫、全省學位授予信息備案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數據、優博學位論文評選結果、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工作站、學科專項評估結果、學科合格評估結果。
5、大數據設計
對系統中所涉及學科建設、學位管理和研究生教育的所有表格、數據,均能按照任意字段條件組合,實現多維度、快速的查詢統計功能,并能以圖表的形式予以展示,實現導出、打印等基本功能。
6、大數據分析
按照預定模板,采用完全WORD或PPT的編輯方式,可直接拾取分析圖表和指標,進行格式化的排版,無需編寫繁瑣的代碼,只要簡單地拖拽,就能輕松制作出豐富的圖表,靈活地進行數據分析,快速發現數據中的規律,豐富圖表、拖拽操作、圖表聯動、上卷下鉆、個性化排版,形成分析報告。
7、權限分配
主要功能從兩個維度進行,省廳主要分為日常辦公、數據說明、組織管理、系統配置、系統維護、高校權限配置;高校單位主要分為日常辦公、系統管理、數據填報等功能清單。
四、平臺價值
1、解決高校之間的數據孤島
“數據孤島”現象在高校較為普遍。在高校內部、高校和教育廳之間,不同部門彼此間數據權屬分割,形成了物理隔離的“數據孤島”,教學、科研、行政、后勤等數據系統難以聯通和融合的現象比較普遍。在校際和區域間,由于缺失整合、聯通的工作機制,推進數據聯通和融合工作存在一定困難。在技術上,由于應用標準不統一,由技術迭代產生的部門間的系統異構以及底層數據庫兼容性等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數據孤島”現象的形成。
2、解決教育數據應用重點分析
教育大數據具有大容量、多樣性、高速性、價值性等特征,其最終價值體現在應用上。當前,在教育大數據應用過程中存在以下誤區:重視群體性與一般性規律的數據分析,忽略特殊性數據分析;重視結果性和靜態性數據的分析,缺少過程性和動態性數據的分析;重視高校內部環境的數據分析,忽視外部環境中輿情數據的分析等。
3、提高教育大數據應用意識
建議通過有組織和分層次的系統培訓,提升高校管理者、教育者對于大數據本質性的認知,充分理解并準確把握教育大數據在推動高等院校內涵式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支持性、服務性、變革性作用,重視其在高??茖W管理中推進精準教學、精準管理、精準評價、精準決策的多元潛能,從而形成在高校管理實踐中重視大數據應用的意識,并轉化為行動上的自覺。
4、理順研究生大數據管理體制機制
以建設教育大數據中心為契機,著力整合數據資源、理順管理機制、消除“數據孤島”。一是打破教育數據條塊分割,建立教育數據開放共享、互聯互通、融匯聚合機制;推動建立統一的高?;A數據標準格式和規范;推動高校校內各部門數據關聯與融合,打通校際數據流動渠道。二是強化高校教育大數據分析和應用的保障體制。成立各級教育大數據管理機構,全面統籌教育大數據管理工作;建立跨學科的大數據人才團隊,同時保障持續性的資金投入。三是建立高校教育大數據分析和應用規范、倫理與安全保護機制。制定教育大數據收集與存儲規范,制定教育大數據分析與應用規范,建立健全教育大數據隱私、安全規范等。